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34844-2017 壁纸.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壁纸的产品类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基材的壁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50 纸和纸板 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 451.1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 459 纸和纸板伸缩性的测定

GB/T 465.2 纸和纸板 浸水后抗张强度的测定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688 纸、纸板和纸浆纤维组成的分析

GB/T 7973 纸、纸板和纸浆 漫反射因数的测定(漫射/垂直法)

GB/T 7975 纸和纸板 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 10739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18582—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JC/T 548 壁纸胶黏剂

3 产品类型

3.1
产品按材质可分为纯纸壁纸、纯无纺纸壁纸、纸基壁纸、无纺纸基壁纸和布基壁纸等类型。

3.2 产品按功能可分为普通壁纸、防霉壁纸等类型。

4 要求

4.1 尺寸偏差

每卷壁纸都应标明长度和宽度,且长、宽允许偏差均应不超过标称尺寸的±1.5%。

4.2 每卷段数和最小段长

壁纸每卷段数和最小段长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T 34844—2017

1

项 目

规 定

每卷段数/段 ≤

10 m/卷

1

15 m/卷

2

50 m/卷

3

最小段长/m ≥

3

4.3 外观

壁纸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项 目

规定

色差

不应有明显差异

伤痕和皱褶

不应有

气泡

不应有

套印精度

偏差应不大于1.5 mm

露底

不应有

漏印

不应有

污染点

不应有目视明显的污染点

4.4 性能

壁纸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或合同的规定。

3

项 目

单位

规定

褪色性(△E) ≤

1.5

湿摩擦色牢度(△E) ≤

3.0

遮蔽性(△E) ≤

1.5

防霉性能 ≤

0

伸缩性 ≤

纵向

%

0.4

横向

纯纸壁纸

1.8

其他壁纸

1.5

湿抗张强度 ≥

纵向

kN/m

0.70

横向

0.50

对于粘贴后需再做涂饰的产品,其遮蔽性不作考核。

仅防霉壁纸考核。

GB/T 34844—2017

4.5 有害物质

壁纸中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GB18585 的规定。

4.6 原辅料

4.6.1 壁纸产品不应使用有毒有害原料,不应使用回收原料。

4.6.2
纯无纺纸壁纸原纸中合成纤维含量占总纤维含量的比例应≥15%,无纺纸基壁纸原纸中合成纤
维含量占总纤维含量的比例应≥5%。

4.6.3 壁纸在施工中所使用胶粘剂的防霉性能应符合 JC/T
548,胶粘剂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GB18583—2009
表2中其他胶粘剂的要求,基膜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 18582—2008 中水性墙面
涂料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试样的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按 GB/T 10739 执行。

5.2 试样的采取按GB/T 450进行。

5.3 尺寸偏差按GB/T 451.1进行测定。

5.4 外观质量采用目测。

5.5 褪色性试验按附录 A 的规定进行。

5.6 湿摩擦色牢度试验按附录B 的规定进行。

5.7 遮蔽性试验按附录C 的规定进行。

5.8 防霉性能按附录D 的规定进行测定。

5.9 伸缩性按 GB/T459 进行测定,浸水时间为15 min。

5.10 湿抗张强度按 GB/T 465.2进行测定,浸水时间为5 min。

5.11 有害物质限量按 GB 18585 的规定进行测定。

5.12 壁纸中合成纤维含量按 GB/T 4688 的规定进行测定。

6 检验规则

6.1
生产企业应保证所生产的壁纸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以一次交货数量为一批,每批产品应附有产品
合格证明。

6.2 批壁纸的有害物质限量和防霉性能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是不可接收的。

6.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按 GB/T2828.1
规定进行。壁纸样本单位为卷。接收质量限(AQL): 褪色性、
湿摩擦色牢度、遮蔽性、湿抗张强度和伸缩性 AQL=4.0,
尺寸偏差、段数和最小段长、外观质量 AQL=

6.5。抽样方案采用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为特殊检查水平S-2,见表4。

GB/T 34844—2017

4

批量/卷

样本量

AQL=4.0

Ac Re

AQL=6.5

Ac Re

2~150

2

0 1

3

1

151~1200

3

0 1

5

5(10)

0

1

2

2

1201~35000

8

8(16)

0

1

2

2

5

5(10)

0

1

2

2

6.4
可接收性的确定:第一次检验的样品数量应等于该方案给出的第一样本量。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
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数,应认为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
或等于第一拒收数,应认为该批是不可接收的。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介于第一接收数与
第一拒收数之间,应检验由方案给出样本量的第二样本并累计在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
品数。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接收数,则判定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大于
或等于第二拒收数,则判定该批是不可接收的。

6.5
需方有权按本标准或合同对批产品进行验收,如对该批产品质量有异议,应在到货后一个月内(或
按合同规定)通知供方,由供需双方共同抽样检验。如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或合同规定,则判该批不
可接收,由供方负责处理;如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或合同规定,则判该批合格,由需方负责处理。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的销售包装标志,应包括:

—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商标;

— 产品标准编号;

—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产品的长度和宽度;

— 产品合格标识;

— 生产企业(或代理商)名称、企业地址等;

——其他需要标注的事项。

7.1.2 产品的运输包装标志,应包括:

——产品名称、商标;

——生产企业(或代理商)名称、地址等;

— 内包装数量;

包装储运图形标志;

——其他标志。

GB/T 34844—2017

7.1.3 标签、标志应放在明显处。

7.1.4 壁纸图案样本、包装箱和卷上的标志应保证一致。

7.2 包装

7.2.1 幅宽500 mm~530mm 的壁纸
一般为无芯卷,每卷应用透明收缩非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进行包
装,然后装纸箱。幅宽>600 mm
的壁纸一般以纸管为芯子,外面应用非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进行包装。

7.2.2 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7.3 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重压和受机械碰撞及日晒雨淋,轻装轻放,严禁从高处扔下。

7.4 贮存

壁纸应贮存于清洁、荫凉、干燥的库房内,应堆放整齐,不应堆放过高,不应靠近热源,并保持包装的

完整。

GB/T 34844—2017

A

(规范性附录)

褪色性的测定

A.1 仪器设备

A.1.1 氙灯老化仪:辐照度为(42±2)W/m²,
黑板温度为(45±3)℃,相对湿度为60%~70%。

A.1.2 反射光度计:几何特性、光学特性及光谱特性应符合GB/T 7973
的规定。

A.1.3 1# 试样座:见图 A.1,
由试样座底座和试样座环形盖组成。底座上内嵌有 D65 亮度为(84.0±

1.0)%的陶瓷白板,背部有与反射光度计试样托相匹配的定位凹槽。环形盖上刻有一条定位线。

style="width:3.86002in;height:2.0801in" />

试样座底座

style="width:3.41335in;height:1.62668in" />

试样座环形盖

A.1 试样座示意图

A.2 试验步骤

A.2.1 从样品上裁取直径为60 mm
的圆形试样,取样时应尽量选择印花较多、颜色较深的部位。

A.2.2 将试样正面朝外放入1#试样座(A.1.3),
拧紧环形盖,沿着环形盖内径用笔在试样上画圆,并在

试样上与环形盖定位线相接的位置画个小圆点作为记号,然后将定位线朝前正对着测试人员,试样座底

座的定位凹槽与反射光度计(A.1.2) 的试样托对正,测试试样正面的
L”、a*、b*值 。

A.2.3 从试样座中取出试样,将试样装在氙灯老化仪(A.1.1)
的试样夹上,试样夹的试样夹孔应足够
大,确保试样圆圈标记以内照射部分的长宽或直径不小于38 mm。
夹孔以外部分应用压板压紧,使照
射部分与未照射部分境界分明,孔部试样表面不应有皱纹或凹凸不平。将试样夹插在试样回转架上,下

端固定。

A.2.4 启动氙灯老化仪,让试样表面受到20 h 的充分照射。

A.2.5 取出试样,室温避光放置2 h
以上。将试样正面朝外装入试样座,并将试样上圆点记号的位置
与试样座环形盖的定位线对齐,然后将定位线朝前正对着测试人员,试样座底座的定位凹槽与反射光度
计的试样托对正,测试试样正面的
L*、a”、b*值。测试过程中应确保测试位置和方向与处理前相同。

A.2.6 计算试样处理前后的色差(△E), 以5片试样的色差(△E)
平均值表示样品的褪色性。

GB/T 34844—2017

B

(规范性附录)

湿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B.1 仪器设备

B.1.1 耐摩擦试验仪:试验仪进行往复直线摩擦,测试头的摩擦面直径为39
mm, 摩擦行程为20 mm,

摩擦速度为160次/min, 测试头圆周转速为10°/s。

B.1.2 标准白棉布:棉含量为100%,经向密度490根/10 cm~510 根/10 cm,
纬向密度230根/10 cm~

240根/10 cm, 定量200 g/m²~300 g/m²,D65亮度(100±10)%,裁成直径为60 mm
的圆片。

B.1.3 反射光度计:几何特性、光学特性及光谱特性应符合GB/T 7973
的规定。

B.2 试样制备与处理

从样品上裁取尺寸为135 mm×90 mm
的试样5片,取样时应尽量选择印花较多、颜色较深的

部位。

B.3 试验步骤

B.3.1
将裁好的试样固定在测试板上,夹紧两端,确保试样表面平整,并与测试板紧密贴合。

B.3.2 标记出标准白棉布的正面,以多层标准白棉布作为底衬,按照GB/T
7975 规定测试标准白棉布

正面的L*、a'、b* 值。然后放入蒸馏水中浸泡,30 s
后取出,并用滤纸轻轻吸去标准白棉布表面的水。

B.3.3 将经 B.3.2
处理的标准白棉布正面朝外,迅速装入耐摩擦试验仪的测试头中,拧紧。

B.3.4 固定测试头并施加9.8 N
的压力。启动仪器进行测试,往复摩擦5次。

B.3.5 完成摩擦试验后取下标准白棉布,置于(105±2)℃的烘箱中烘4 min
后取出,以多层标准白棉

布作为底衬,将标准白棉布摩擦后的部位置于反射光度计试样托的中心位置,再次测试
L*、a*、b* 值 。

B.3.6 计算摩擦前后标准白棉布的色差(△E),
以此作为试样的湿摩擦色牢度。

B.3.7
每个样品测试5片试样,以5片试样的平均值表示样品的湿摩擦色牢度。

GB/T 34844—2017

C

(规范性附录)

遮蔽性的测定

C.1 仪器设备

C.1.1 反射光度计:几何特性、光学特性及光谱特性应符合GB/T 7973
的规定。

C.1.2 1# 试样座:同 A.1.3。

C.1.3 2# 试样座:内嵌有 D65
亮度为(73.0±1.0)%陶瓷白板,尺寸结构同1#试样座。

C.2 试验步骤

从样品上裁取直径为60 mm
的圆形试样,取样时应尽量选择颜色较浅且相对较薄的部位。将试样
正面朝外装入1#试样座(C.1.2),在试样上与试样座环形盖定位线相接的位置画个小圆点作为记号,用
反射光度计(C.1.1)测试试样正面的L*、a”、b*值。取下试样,装入2#试样座(C.1.3),并确保试样上
的记号与试样座环形盖上的定位线对齐,测试试样的L*、a“、b*
值。测试过程中应确保试样背衬两个
陶瓷白板时的测试位置和方向相同。每个样品测试5个试样,计算5片试样分别背衬两个陶瓷白板的

色差(△E), 以5片试样的色差(△E) 平均值表示样品的遮蔽性。

GB/T 34844—2017

D

(规范性附录)

防霉性能的测定

D.1 原理

将试样与对照样分别接种霉菌孢子,并放置在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霉
菌在试样表面的生长情况。根据试样表面长霉程度来评价壁纸的防霉性能,对照样用于测试霉菌孢子

的活性。

D.2 设备和材料

D.2.1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28℃±2℃,相对湿度能保持在90%±5%。

D.2.2 二级生物安全柜。

D.2.3 天平:感量0.001 g。

D.2.4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2℃~8℃。

D.2.5 高压灭菌锅:温度能保持在121℃±1℃,压力能保持在103 kPa。

D.2.6 培养皿:皿底直径为9 cm。

D.2.7 三角瓶、试管、玻棒、玻璃珠等经灭菌的玻璃器皿。

D.2.8 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

D.2.9 pH 计:读数精度0.1。

D.2.10 离心机:转速能达到4000 r/min。

D.3 培养基和试剂

本试验所用试剂级别均为化学纯。

D.3.1 无机盐营养液

磷酸二氢钾(KH₂PO₄) 2.5 g

硫酸镁(MgSO₄ ·7H₂O) 0.2g

硝酸铵(NH₄NO₃) 3.0 g

硫酸亚铁(FeSO ·7H₂O) 0.1 g

磷酸氢二钾(K₂HPO₄) 2.0 g

蒸馏水 1000 mL

制法:将上述无机盐加水溶解后,用0.1 mol/L NaOH 校正pH
至6.0~6.5,分装三角瓶,放入高压

灭菌锅,于121℃、103 kPa 蒸汽压力下灭菌20 min。

D.3.2 无机盐琼脂培养基

无机盐营养液(D.3.1)

琼脂

1000 mL

20.0 g

GB/T 34844—2017

制法:将琼脂加入无机盐营养液中,加热溶解定容,分装三角瓶,放入高压灭菌锅,于121℃、

103 kPa 蒸汽压力下灭菌20 min。

D.3.3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马铃薯

蔗糖

琼脂

蒸馏水

200 20.0 20.0

1000

g

g

g

mL

制法: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蒸馏水,加热煮沸,20 min
后过滤,取汁。加入其余成分,定容至1000 mL,
加热完全溶化后分装入试管,放入高压灭菌锅,于121℃、103 kPa
蒸汽压力下灭菌20 min, 趁热取出试

管,分开斜放,待其自然凝固成斜面后备用。

D.3.4

聚山梨醇酯80(吐温80)。

D.3.5 无菌水

用100 mL 蒸馏水加0.05 g 分散剂(吐温80),充分混匀后,按每支10 mL
分装到无色玻璃试管中,

放入高压灭菌锅,于121℃、103 kPa 蒸汽压力下灭菌20 min 后备用。

D.4 霉菌菌种及混合霉菌孢子液的制备

D.4.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GMCC3.5487或 ATCC 16404;

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osum)CGMCC3.3601 或 ATCC 6205;

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CGMCC3.3875 或 ATCC 10509;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CGMCC3.2941 或 ATCC 28020。

防霉试验使用的菌株应由省级或国家级的菌种保藏机构提供。如果需要,可增加其他霉菌作为试

验菌种。

D.4.2 霉菌菌种培养与孢子液的制备

D.4.2.1 菌种制备

在生物安全柜操作台上,将霉菌孢子接种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斜面,28℃±2℃培养至斜面长满霉

菌孢子(7 d~14 d)。

注1:所用菌种均为10代之内。

注2:马铃薯-蔗糖培养基斜面菌种可以贮存在2℃~8℃的冰箱2个月。

D.4.2.2 霉菌孢子液的制备

D.4.2.2.1 取 1 0 mL 无 菌 水(D.3.5) 倒入培养好的斜面菌种(D.4.2.1)
中,用无菌接种环轻刮菌种表面

洗出孢子,把洗出的孢子液倒入含玻璃珠的三角瓶中。

D.4.2.2.2
振荡三角瓶以充分混匀孢子液,并使成团的孢子分散,孢子液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除去菌丝

碎片、琼脂块和孢子团。

D.4.2.2.3 以4000 r/min
的速度离心已过滤的孢子液,去掉上层清液。用50 mL 无菌水洗涤沉淀,再

GB/T 34844—2017

离心。用此方法清洗孢子三次。孢子液用无机盐营养液稀释,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孢子含量,制备的孢
子液应含有孢子1×10⁶个/ mL~5×10⁶ 个 /mL。
最后将各种霉菌的孢子液以等体积混合,这样获取的

孢子悬浮液即为试验用孢子液。也可采用活菌计数法等其他适当的计数方法测定孢子含量。

注:每次试验可以使用新鲜制备的孢子液,或制备后在2℃~8℃冰箱中存放不超过4
d 的孢子液。

D.5 试验的准备

D.5.1 试验样品

从每个样品上选取有代表性试样,并将样品裁剪成直径或边长为3.8 cm±0.5 cm
的圆形或正方形

试片,共六片,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处理,如高压蒸汽(121℃,103 kPa)
灭菌15 min。

D.5.2 对照样品

采用定性滤纸作为对照样品,对照样品按 D.5.1 规定的尺寸制备并灭菌。

D.6 步骤

D.6.1 培养基平皿的准备

加热溶化无机盐琼脂培养基,冷却至50℃~60℃,倒入20 mL~25mL
培养基于灭菌培养皿中,

使其在室温下冷却凝固。

D.6.2 接种

D.6.2.1 试验样品

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凝固后,在培养基表面放上一片试样,用吸管吸取1 mL
孢子液均匀分配接种到
整个试样的表面,对于薄的样品尽可能保留孢子液于样品内。待试样表面水分稍干后盖好皿盖。每个

样品做三个平行。如果样品有涂层,宜在霉菌孢子液内加入0.05%~0.5%吐温80。

D.6.2.2 对照样品

接种方法按 D.6.2.1进行。

D.6.2.3 空白试验

取三片试样(D.5.1)
作为空白试验样,分别平放在无菌的无机盐琼脂培养基(D.3.2) 上,接种1 mL

无菌水到每个试样上,稍干后盖好皿盖。

D.6.3

把已接种的试验样品、对照样品和空白试验样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在28℃±2℃和相对湿

度90%±5%的条件下培养28 d。

D.7 结果评价

D.7.1 试验结果的观察

培养结束后,将试样、对照样和空白试验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拿出,直接从正面或侧面观察试样表

GB/T 34844—2017

面霉菌生长情况,先用肉眼观察,如有必要,再用显微镜(放大倍数约为50倍)进行检查。

D.7.2 试验有效性的判定

当霉菌在对照样表面的覆盖面积大于60%(即防霉效果达到4级),空白试验样表面肉眼观察不到

霉菌生长时,该试验被判定有效,否则为无效,应重新进行试验。

D.7.3 防霉效果的评价

按表D.1
评价样品的防霉等级,并以三个平行试样的防霉等级中数字最大的检验结果作为该样品

的评等依据。

D.1

长霉情况

防霉等级

在放大镜下无明显长霉

0

霉菌生长稀少或局部生长,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10%

1

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30%(10%~30%)

2

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小于60%(30%~60%)

3

霉菌在样品表面的覆盖面积达到或超过60%

4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4844-2017 壁纸.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1308-T 324-2023 四季草莓立体栽培技术规程 承德市.pdf